今年年初,何小鹏成为了央视《遇见大咖》第五季采访的第二位车企老板。从媒体的角度讲,他和李斌、李想确实算得上是在这次新能源智能化浪潮中典型的“观察对象”,整个社会对于这三个人的猜想、责备与期待几乎占据半个互联网。上次我就吐槽过作为上市公司老板的他,在带着小鹏汽车极速狂奔的时候,一件毛衣却穿了五年的故事。而上周末,何小鹏再次成为央视另一档“长寿”节目的“观察对象”。如果要说这次《对话》里的小鹏汽车和何小鹏,相比年初《遇见大咖》记录的有什么不同,我想最大的变化莫过于:2019年及之前的何小鹏需要带着小鹏汽车活下去;2020年凭借P7,总算是活下来了;而2021年的何小鹏则在可劲儿“折腾”。用何小鹏自己对主持人说的话来讲就是:“不折腾自己,人生就太没意义了。”
事实上,如果要弄明白他到底在折腾什么,或许你需要先搞明白一个点,在2021这个智能汽车时代的关键一年里,汽车竞争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?这些也将是何小鹏今年“折腾”这些事儿,最好的解答。2021年,小鹏汽车全年研发投入接近40个亿,这个研发比例放眼各家新势力车企都敢叫一声大。这一年,也是小鹏在成立的这7年多里,产品线最为丰富的一年,却也是更多人最不能理解他产品设定的一年:今年4月开始交付的P7,鹏翼门确实拉风,但很多人不能理解,甚至认为这款车无非就是噱头罢了;而G3改款G3i,销量确实是直线上升了,但原本G3一开始的所谓卖点,也都被改了,这难道代表的是一开始的选择是错的?同样,杀入到燃油车都很激烈的20万价格区间的P5,除了最受瞩目的激光雷达外,其他配置似乎并不能形成“护城河”,车型、价格定位也让很多人误解P5将P7打下的高端江山拉回20万区间,就连大家一开始“小P7”的期待也似乎成空;至于顶着旗舰SUV头衔的G9,外观最均衡,但大概率30-40万价位又让很多人对定价体系产生质疑:上蹿下跳又上窜,难道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吗?
这些“危机和质疑”层层叠加,似乎在印证,何小鹏这一年就是在瞎折腾。可一旦你注意到何小鹏总是在说的“勇者逻辑”,就会发现,今年所有产品的选择,其实都是正面硬刚。鹏翼版P7正面硬刚舆论、P5正面硬刚竞争对手最多的20万燃油车、G9正面硬刚用户能接受的价位区间。这种硬刚的长线竞争逻辑,正是何小鹏擅长并坚持的竞争法则,也是他最大的“瞎折腾”。用9月中旬P5上市时,采访何小鹏的话来说就是:“这么做说实话,要勇气,容易死,但是熬过去之后就会发现,车没有了短板,并且有了长板。”在何小鹏的理解里,“这无非就是看你选择入局难、还是入局易的事了,我们选择了可能入局更难,但可以让发展更易、规模更大的方式。”今年1-11月,小鹏以总交付量8.2万台领先蔚来0.1万台、领先理想0.6万台的微弱优势,坐上新势力交付量排名的头把交椅。今年9月总交付量为10412台的小鹏,第一次月销过万,也是新势力里第一家月交付过万的车企;从年初的6015台到11月的15613台,已经实现了一个跨越式的提升,这个提升已经明显领先一众车企。
而这个优势,还会在供应链稳定、P7、P5、G3i逐渐铺开市场、口碑得到进一步提升后会凸现得更明显。那么每一款硬刚车型背后,何小鹏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?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他的产品线:2018年推出的小鹏G3,最吸引人的卖点是大天幕,但很容易被复制,而更容易被复制的车顶摄像头,在今年推出的G3i里也已经取消。而当初自动泊车推出的优先级甚至高于自动辅助驾驶,一方面是辅助驾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更多,但更重要的是,在中国国情下,停车才是第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。再看2020年正式上市的P7,被人称赞最多的外观在当年刚推出时褒贬不一,社长很喜欢的音乐座舱也需加价购买,增加的这份成本别说小鹏可以做了,中鹏、大鹏有钱也能搞定。而真正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是,逐渐给用户推送的高速NGP和全场景语音。从去年1024科技日发布后至今,除了特斯拉、蔚来,以及刚更新的理想外,目前能做到自研并量产高速NGP和全场景语音的,还没有别的整车厂。
而今年9月上市的P5,则靠着躺平、床垫、投影、香氛等“第三空间”概念勾起了很多人的购买欲望,但越来越嘴刁的年轻人要的显然不是10万上下的埃安也能解决的“躺平需求”就能满足的。还有P5最撩拨的点:那帮同样期待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们,所心心念念的激光雷达。我之前也找小鹏的工程师了解过,确定的一个信息是,在何小鹏最初对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架构规划里,就已经为激光雷达功能预留了模块。而不是像有的车企,只是顺应大潮。于是,P5也成了最早实现激光雷达量产的车型。这个判断,在看今年推出的G9身上,同样得到印证。至于今年刚刚推出的G9,顶着“智能旗舰SUV”头衔的它,自然不止是因为够大、够高级,也不止是代表着小鹏汽车品牌向上探索的关键一步。除了会拥有G3就开始打底子的泊车功能、P7开始拥有的高速NGP和全场景语音,以及P5开始搭载的激光雷达和它将实现的城市NGP,在它身上还有着较前几款车更大的跨越式进步——打造出了领先至少一代的X-EEA 3.0电子电气架构。
未来可以搭载更高性能的芯片、可以支持更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,也为将来预留了更多算力,更是XPILOT 4.0系统的第一款量产车。而且还会成为国内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,注意,是首款量产车,将来最快可以用超充实现5分钟充电200公里。也就是说,何小鹏让G9的硬件架构、软件架构和通信架构都进行了堪称“革命性”的重构。他在智能化上的迭代速度,我想你我都有目共睹。
在此前的一次采访里,何小鹏跟我们提到越来越多新品牌加入这场造车大战中,在他看来这更像是“春秋到战国”的阶段。有意思的是,在这次《对话》节目里,他再次明确了这个时间点,“可能在2023年底到2025年之间,是行业的下一个‘洗牌时刻’。”
聊到这里,我想你可能已经有点理解,区别于过去集中在生产方式、生产效率、生产质量上的汽车竞争,在何小鹏这里已经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改变。他主导下的所有产品,一款款推出的背后,真正的逻辑主线早已经不是传统车企推新车的逻辑。突然推出的“机器马”以及立誓要在2024年实现量产的“飞行汽车”,让很多人都觉得何小鹏在带着企业渡过危机后飘了,但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一样的。这匹有着“小白龙”内部代号的、号称“小鹏友的第一个智慧交通工具”的机器马,一经发布,满世界都是“这龙一点也不像马”“这马也太像狗了”的讨论,甚至还有人直接给出“何小鹏在瞎搞”的结论。可如果你有心,仔细看看他们的海报就会发现,这匹马拥有了自动无人驾驶技术、激光雷达感知系统、主动运动能力,还融合了听觉、视觉、触觉的交互能力……加上它融合的是小鹏汽车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技术,而在机器人工程与制造方面也是可以引入汽车工程制造体系的。至于语音交互,我说目前小鹏汽车的语音交互是所有汽车品牌里做得最好、跑得最快的,应该没有人反对吧?还在持续成长的语音交互同样可以融合在这匹机器马上。另一件他正在“折腾”的事也一样,2020年北京车展上“飞行汽车”首次亮相就瞬间点燃网络。作为低空飞行汽车,这个法律、政策、技术统统空白的行业,想要做先吃螃蟹的人,要付出的努力、代价以及承担的压力不言而喻。这8年里,飞了 10000 多次,每一次飞翔都承载着无数年轻人的努力。在1024科技日时,何小鹏对外宣布2024年将实现量产一样,似乎都是在告知外界:你别不信,这次折腾是认真的。
到这里,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何小鹏这个喜欢瞎折腾的人正在做的三件事正产生着微妙的联系:智能汽车的技术一定程度上之于仿生机器人,算是下放。而飞行汽车,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汽车业务做技术布局和积累,甚至某一天还会反哺现在正逐渐吞噬油车市场的智能汽车业务,这是上行。也正是这套组合,让人看到了何小鹏“折腾”的内在逻辑。
而关于未来出行的探索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何小鹏可能并不会止步在陪伴小鹏友的“机器马”和交通工具“飞行汽车”。今年他妈妈已经感觉到腿脚不便,在70岁生日的时候,问他能不能设计一个适合老年人的新型交通工具。当时何小鹏发给了她很多国内和日本版的老年代步车,但他妈妈都觉得不满意,甚至离期待都很远。后来何小鹏说“她和我讲的需求我那时觉得万万没有可能,是科幻,但刚刚思考说不定也有可能。”何小鹏会不会有一天真跑去研发老年人出行新工具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,你现在一定跟我一样,甚至很难去完全定义小鹏汽车,一家车企?还是一家出行公司?或者说是一家机器人公司?
写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的小鹏品牌焕新日上他说的一句话。“希望大家以后一提到小鹏这家企业的时候,就能意识到这是一家保持探索和坚守可持续路径的公司”,这是何小鹏在品牌焕新日上,除了“名字我们是不会换的”之外,掌声最为热烈的一句。最近小鹏汇天搬到了小鹏汽车最初起航的广州大学城,何小鹏发了一条朋友圈:“再走长征路”。他还找来了莱特兄弟的签名藏品送给汇天团队,他或许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小鹏汇天的同学们,100多年前面对的困难更复杂、安全风险更大、嘲讽和质疑也更多,但莱特兄弟最终依然改变了世界。正如《对话》节目的结尾,屏幕上打出乔布斯那句“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,我还想做我今天要做的事吗?”何小鹏说这个问题他试着想过,但当那一天没来的时候,你永远不会有同理心。不过有一次生病感觉自己快挂了,突然觉得“你会看空很多东西,也会做很多今天你觉得不敢想的事情。”后来看到并重的父亲,又会想,如果几十年后自己也这样,“你会不会觉得今天所要做的所有事情觉得是对的?”
一个开拓者,并不会在意前路有多难,他更在意的是当下的改变与未来的希望。就像半个月前,马斯克成为《时代》年度人物时,何小鹏当时说的:大部分人会自然地用自己的体感、身边的经历和历史的教训来看待创新和探索,然后怀疑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。但就是因为有更多马斯克这样的人在“飞蛾扑火”,世界和人生才有着更多不同的璀璨夺目。但或许有一天,他真的用一个个产品和一项项技术,让一个原本看似普普通通的名字,有了能真正青史留名的价值。这可能就是理工男追求的最为浪漫且性感的事儿吧。就像这次《对话》节目的开篇,主持人问为什么在网友戏称的“电动三傻”三人里,请了他来当《对话》的“挑战者”。何小鹏机智却充满深意地回答道:“因为我是唯一一个从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。”更因为:“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,是想挑战去把现在的产品做一个更新换代,最后形成结构性的颠覆……所以我更像挑战者。”
文章转发自电动车公社,版权归其所有。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。